郑焦城际铁路开通运营10周年:助推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
郑焦城际铁路开通运营10周年:助推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
郑焦城际铁路开通运营10周年:助推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张卓群 刘大鹏 中青报·中青网(wǎng)记者 宋宝颖)河南省“米”字形高铁网——郑(州)太(原)高铁重要组成部分郑(州)焦(作)城际铁路日前迎来开通运营10周年。10年前,这条(tiáo)全长77.8公里的城际铁路的开通,结束(jiéshù)了焦作与省会郑州间没有(méiyǒu)直达铁路的历史。如今,郑焦(zhèngjiāo)两地间,最快33分钟可达。
10年间,这条铁路不仅见证了(le)自身设备的更新换代、服务的持续升级,更成为焦作这座全国(quánguó)首批资源枯竭城市(chéngshì)转型为旅游城市的关键助推器,在中原大地镌刻下了深刻的发展印记。
从“走得(dé)了”到“走得好”,为城市转型搭建“新通途”
2015年6月26日8时(shí)07分,一列(yīliè)由郑州开往焦作的C2900次和谐号动车组列车缓缓停靠焦作站,标志着郑焦城际铁路(tiělù)正式开通运营。彼时,河南焦作作为资源枯竭城市(chéngshì),正站在(zài)经济转型的十字路口。作为晋煤外运(wàiyùn)重要节点的焦作,是太焦、焦柳、新焦、侯月4条铁路线的交会地。传统煤炭产业的式微使得城市发展面临(miànlín)严峻挑战,而郑焦城际铁路的开通,恰似一场“及时雨”,为焦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焦作与郑州之间运行时间的大幅(dàfú)缩短,让两座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显著拉近,为人员往来、物资流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2018年,焦作站新建南站房正式投入使用,主要为乘坐城际和高铁列车的旅客提供出行服务。南站房旅客候车(hòuchē)区域面积4236平方米,设有一、二楼候车区。出站口分上下(shàngxià)两层,下层(xiàcéng)直接与公交车场、出租车停车场(tíngchēchǎng)、地下停车场相通(xiāngtōng),上层与站前广场相贯通(guàntōng),在有效缓解北站房旅客进出站压力的同时,实现了城际铁路与城市交通的零距离换乘。
2023年,焦作站北站房完成提质改造,重新(chóngxīn)调整了进出站通道(tōngdào)、检票口等的(de)位置,进一步优化了旅客进站流线,将原来由(yóu)东西两侧进站的方式改为直进直出,不仅减少了旅客排队等候的时间,有效避免了客流高峰时出现拥堵,而且扩大了候车室的面积,让旅客候乘(hòuchéng)更加舒适。
2025年6月,焦作(jiāozuò)站完成功能改造,具备站内中转换乘功能,旅客可从任意站台乘坐(chéngzuò)直梯或步梯到车站南站房二层检票口,通过(tōngguò)新增的换乘闸机进入候车室,无需出站即可(jíkě)乘坐接续列车,可大幅缩短中转换乘时间。
从“走得了”到“走得好”,设备的(de)(de)不断(bùduàn)升级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,越来越多的焦作(jiāozuò)市民选择乘坐城际列车前往郑州工作(gōngzuò)、学习、购物,郑州及周边城市的居民也更乐于乘坐列车前往焦作旅游休闲。大量的人流涌入,带动了焦作餐饮、住宿、零售等服务业的繁荣发展。随着城际客流的增加,各类店铺生意兴隆(shēngyìxìnglóng),新的商业业态不断涌现,城市的商业活力得到极大激发。
一张票,串起长长(chángcháng)消费链条,为城市塑造“新名片”
高铁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,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了(le)安全舒适便捷的交通方式(fāngshì),而且(érqiě)深刻影响和带动了城市格局、人口布局、经济版图的变化。
2019年,中国铁路(tiělù)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在郑焦城际铁路沿线车站率先实施电子客票。旅客无需再提前排队购票,只需通过手机(shǒujī)即可(jíkě)完成车票预订,进站时刷身份证或手机二维码就能快速通行。这一变革(biàngé)极大地节省了旅客的出行时间,提高了出行效率。
2021年,郑焦城际铁路(焦作(jiāozuò)—南阳寨)开启高密度“公交化”运营模式,旅客(lǚkè)(lǚkè)可以使用“铁路e卡通”扫码,通过专用通道乘车(chéngchē)城际出行,更加方便快捷。旅客只需提前开通该业务,进出站(zhàn)时各扫一次码,就能实现不分车次、随到随走(zǒu),如同乘坐(chéngzuò)公交车一般方便。这一创新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,使郑焦城际铁路的吸引力大增。许多(xǔduō)焦作市民将其作为日常通勤的首选方式,一些郑州的上班族也会利用(lìyòng)周末时间乘坐城际列车前往焦作休闲度假,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。良好的城市形象、便捷的交通体验,也为焦作的招商引资、人才引进等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,推动了城市的全面发展。
焦(jiāo)作拥有底蕴深厚的(de)历史文化和(hé)四季皆景的自然风光,陈氏太极拳享誉世界,云台山、青天河、神农山等5A级景区闻名遐迩,是河南文旅热度最高的城市之一。然而,在过去,由于交通不便,这些(zhèxiē)优质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。郑焦城际(chéngjì)铁路的开通(kāitōng),让焦作接入全国“八纵八横(bāhéng)”高铁网,为焦作文旅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。2021年,《郑焦一体化发展规划(2020—2035年)》出台,焦作站成为双城交通共建、文旅融合的重要支点。
近年来,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焦作车务段持续加强与地方交通、文旅等部门沟通协调,在五一、国庆等节日期间增开焦作站至(zhì)云台山、神农山、陈家沟、嘉应观(jiāyìngguān)等热门景区(jǐngqū)双向免费直通车(zhítōngchē),方便乘坐火车的旅客无缝直达景区。
在该站刚刚改造完成的(de)免费充电区内,一排旅客正惬意坐在窗前,一边欣赏窗外复兴号在这座(zhèzuò)山城高速飞驰(fēichí)的美景,一边为自己的数码产品扫除“电量(diànliàng)焦虑”;母婴候车室里,不到周岁的孩子正在安静舒适的环境里熟睡,列车检票前,会有工作人员点对点(diǎnduìdiǎn)提醒;各大商铺门前,普惠套餐和便民商品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,旅客可凭云台山等景区门票,在站内部分餐饮商铺享受(xiǎngshòu)8折优惠……一张票,跨界联动多样场景,串起长长消费链条(liàntiáo),形成“1+1>2”的效应。
高效、便捷、舒适,郑焦城际铁路十年间,服务产品不断(bùduàn)升级,对提升(tíshēng)城市(chéngshì)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。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郑焦城际铁路来到焦作,他们(tāmen)在享受便捷交通和优质服务的同时,也将对焦作的良好印象传播到全国各地。焦作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,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(qiánlái)旅游观光,促进了焦作旅游业的蓬勃发展。
郑焦城际铁路从开通运营初期每天只开行8趟焦作(jiāozuò)至郑州往返列车,再到如今两地往返95趟旅客列车,最快间隔(jiàngé)只有(zhǐyǒu)5分钟。10年来,焦作站累计发送旅客超2400万人次。随着列车运行图的不断优化调整(tiáozhěng),焦作站已实现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武汉、长沙(chángshā)、南京、杭州、太原等多个城市高铁直达。
左上方这一(zhèyī)“点”,点亮了豫晋两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
2020年12月12日,随着D4618次列车从郑州站开出,驶向太原(tàiyuán)南站,标志着郑州至太原高速铁路全线贯通运营(yùnyíng)。河南“米”字形高铁网左上方这一“点”点亮了豫晋两地人民群众的(de)幸福生活。郑焦城际(chéngjì)铁路得到进一步延伸(yánshēn),成为河南“米”字形高铁网西北方向的大动脉。
2025年,新建焦作至平顶山铁路——焦洛平高铁,控制性工程即将开工。这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是国家《中长期铁路网(tiělùwǎng)规划》中八纵之一的“呼南通道”组成部分。建成后将实现焦作至洛阳1小时直达,并通过衔接(xiánjiē)郑西、郑渝等干线铁路,形成豫西北(xīběi)至成渝城市群的快速通道,对(duì)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,改善(gǎishàn)豫西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条件,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具有(jùyǒu)重要意义。
十年砥砺前行,郑焦城际铁路从无到有,又不断(bùduàn)延伸,中原大地,路网越织越密,在助力城市转型和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服务郑焦一体化发展(fāzhǎn)的道路上(shàng)取得了辉煌成就。随着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,铁路部门将继续深化联网(liánwǎng)、补网、强链(qiángliàn),持续发挥运输骨干作用,不断优化运力供给,高密度开行公交化城际列车,全面提升客运服务质量,加快智慧交通体系建设,助推郑州(zhèngzhōu)、焦作两地协同发展、携手共进,开启更加辉煌的发展新征程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(kèhùduān)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